1. 首页 > 电器资讯

歼35最新消息-歼35开始量产了吗

歼35最新消息-歼35开始量产了吗

歼35抄袭F35,但技术不到位。

在2022届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展出了歼20以及歼20的作战僚机,但是另外一款五代机没有亮相却让人感到十分的疑惑,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结束后就有消息曝光了歼35的原型机已经制造出来,2022年更是亮相了涂上了八一军徽和低可视化涂装的歼35原型机,让很多人认为这款属于海军的第五代舰载机即将服役,在珠海航展上说不定就能够看到它。

然而在这次的航展上却并没有看到它的身影,并且在本次的航展中有一架飞机,从头到尾都被盖上了一层蒙布,让很多人都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歼35,但是为了一些保密要求才没能亮相。

不过在美媒《1945》的眼中看来就不是这样了,美媒认为这是怕丢人才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这是一款抄袭了美国F35的舰载机,但是抄袭之后自己的技术不到位,发动机要两台才能够起飞,不像F35一台就能起飞了。

早在2020年,就有消息传来说歼35已经生产就绪,它将会具有更加强大的隐身性能,并且雷达系统也会更大更先进。

而对于这么一款舰载机,很多军迷都认为它将会搭载到003航母福建舰上。因为福建舰虽然是一款常规动力航母,但采用的是和福特号一样的电磁弹射方式;如果再搭配上歼35这种第五代隐身舰载机的话,那么福建舰将会一跃成为全球战斗力最强的航母之一。

美媒认为,按照福建舰在2022年下水的情况来看,那么2023年就会进行试航,这也就意味着到了2023年,这款舰载机就要完成相关的工作正式上舰了,因此这款舰载机的研发进度十分紧迫;而舰载机和战斗机虽然二者都差不多,但是战斗机想要上舰的话要经过大量的改造。

而中国此前只有一款歼15舰载机,并且还是通过模仿借鉴俄罗斯舰载机才打造而成的,所以在打造第五代隐身舰载机方面,中国没有任何的经验。于是中国在这时候又想到了模仿借鉴,对着F35一顿抄,其中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采用的常规布局。

在这之前中国的歼20战机采用的是鸭翼布局,然而到了歼35这时却突然变成了和F35一样的常规气动布局,这不是抄袭是什么?况且美媒觉得歼20就是抄袭的美国空军F22,这才研发成功,现在到了难度更大的歼35,不去抄袭现成的F35有点不符合道理。

美媒还表示,从首飞成功的歼35来看,抄袭F35而成的歼35采用的居然是双发,这也就意味着歼35需要两台发动机才能成功起飞,相比之下F35一台发动机就能起飞差距太明显了。

那么事实就真的像美媒说的这样,是因为我国的发动机技术太差,才导致歼35必须采用两台发动机才能起飞吗?

如果美媒硬要这么说的话那确实也是,因为美国发动机技术现在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作为单台推力超过18吨的世界现役推力最大军用发动机,F-135足以满足F35舰载机的所有需求,而我国这些年的发动机技术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和美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不过采用单台发动机也就意味着风险的上升,美国的F35战机在2021~2022年来发生的多次事故,就是一个最好的代表,隔三岔五地就会坠毁一架战机来“冲业绩”,导致2022年战机坠毁量一哥的位置,从印度变成了美国。

而我国歼35采用双发的设计,能够让战机的事故率降低到最小,即便是其中的一个发动机出现了问题,那么另一台发动机也能正常工作,让舰载机能够顺利地返航维修,不至于直接掉海里坠毁。

并且双发并不一定就代表比单发差,美军的F35采用单发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成本考虑,作为单发布局的舰载机在成本上肯定要低于双发,并且在后勤和维护保养上也更加的简单,这样才符合美军将它对外出口的要求。

毕竟这款战机主打的就是对外出口,上千架的国际订单如果采用双发的话,那一架F35的价格得数亿美元了,再加上那复杂的后勤和维护保养,这可不是什么国家都能承担得起的。而我国打造歼35的目的很简单:海军自用,自然不用去考虑那些国外买家的需求,所以便采用最稳妥的双发布局。

至于歼35抄袭F35的说法就更可笑了,歼35从主要设计性能指标来看都比F35要强,包括超音速巡航能力、搭载先进氮化镓雷达、更大的机头雷达尺寸以及更远的有效探测距离等等。

歼35究竟有多强大?

歼35又出新图,试飞已近半!

歼35又出现新图了,而且一出现就是俩张:

这张图机身模糊的过于光滑了。有人说看其机头,又变胖了。而其短胖的座舱盖、主翼后部分开的襟翼,说明确实是新机。

这一张就比较好了。看其机头形状,略微有了点“小鸭嘴兽”的感觉。看其中后部机身,依然不厚,主翼也偏薄。这说明相对于F-35,歼35更强调空优、超巡性能。不过看其发动机,因为模糊的原因,似乎还是比较像WS-13E系的,待更清晰图验证。

很多人很关心歼35的具体服役时间。从两幅新图看,歼35还是机头空速管,这意味着这时的歼35还处于原型机试飞的中前期。根据歼20的经验,歼20编号2011的第一架原型机(不是编号2001的验证机),是2014年3月初首飞的,这时还是机头空速管状态;而去掉了机头空速管,变成了“分布式传感器”的编号2013的歼20,是在2014年末首飞的。

目前有人说,去掉了机头空速管的歼35也出现了(只是还没图)。而且两幅新图的背景,似乎还是在夏季前后。这说明目前的歼35,基本已经到了2014年末歼20的状态。

2015年末,编号2017的歼20最后一架原型机(后面的就是其他改型的了)首飞。2016年末,2架先期试用的歼20交付空军。这说明歼35在随后的一年里,应该还会有多架原型机交付,而其最早交付海军的时间,可能是在2024年末。而目前,由于以前多年基础的原因,算是试飞近半了。

003福建号航母是2022年6月下水的。按照一般规律,从下水到交付海军的时间,大概是2-3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用时2年8个月。所以003交付海军的时间,可能在2024年末或2025年。如此一来,如果歼35进度顺利的话,是可能在003航母交付海军的同时或之前交付的。

不过如此一来,歼15弹射型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歼35如果进度顺利,歼15T还有装备的必要吗?不过看美方这边,在F-35C服役后,F/A-18E/F“超级大黄蜂”依然生产了多年并还将生产多年。这样看的话,歼15T还是有不少机会的。

所以暂时不用担心“因为目前弹射航母少”而影响歼35的产量。而一旦歼35的产量稳定,达到24-40架,再加上歼20这边50架左右的年产量,中方每年交付的隐身战机数量,就可以达到70-90架,赶上美方的程度了。这个交付速度,大概是除美方外其他主要空军强国隐身战机交付速度的7倍左右。而且,中方还有歼10C、歼16D、歼15T等其他机型,年产量在30-50架左右。两者加一起,年交付数量在120架左右。

后面,歼35的弹仓大小可能会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毕竟,作为一款舰载机,除了空优能力,优秀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也是必备的。这个还需要更清晰的。同时,我国也需要加快各类空射导弹的小型化、远程化,比如反辐射导弹、反舰导弹等等,以便装入歼35的弹仓(目前的YJ-91反辐射导弹、YJ-83/18反舰导弹还是有些大,是装不进弹仓的;能够装入弹仓的LD-10反辐射导弹,射程只有80公里,最好能够增加到200公里以上)。同时,能够装入弹仓的射程达到500公里级的反舰导弹,也是很必要的。一旦这些齐备,中方航母的作战能力,就能与美方并驾齐驱了。后面的,就是核动力航母,以及将航母数量增加到6艘、8艘,甚至更多了。

歼35究竟有多强大?

2022年下半年,军迷圈被一张机身上喷涂350003的飞机刷屏了。这架低可视涂装的飞机相当令人惊艳,其中350003这个数字是350工程第3架战机的意思,所以它的身份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歼-35的第三架原型机。

歼-35和F-35:

从这架原型机的外观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它的定位——类似于海上歼-20的空优机。

拥有舰载五代机的国家就只有美国,歼-35服役后中国将成为第二个。而且相较于美国服役的F-35C,歼-35要更加专业化,建成的海上作战体系也会有更强的战斗力。

要知道歼-35的强大,我们就要先了解F-35的问题。

F-35战机从定位上就有问题,本来美国研制它是想要一款更加通用的战机,以节省舰载机的使用成本。这款飞机立项的时候是1993年,当时苏联已经没了,于是美国在当时天下无敌的情况下做出了相当多被证明是错误的预判。

比如图-160将不再服役,不会有能在军事上和美国相比的国家等等。因为不怕图-160,美国直接退役了F-14这款强力的截击机。

因为军事上的自信,美国想着以不变应万变,研发出一款万金油类型的战机,然后通过技术上的先进拥有军事上的优势。

从满足自己定下的需求上来说,美国是成功的。F-35具备隐身能力(虽然没F-22强),能作为舰载机(F-35C),能用于空军(F-35A),具备较强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架实现的野兽模式)。

但是样样都会就意味着每样都不精通,不精通的领域对上别人专业的领域,自然是非常吃亏的。

我国的歼-35作为一款隐身空优机,虽然不具备对敌方军舰的打击能力,但对上敌人的舰载机群无疑具备相当大的优势。

假设大国间爆发海战,在敌方没有专业化隐身空优机的状况下,歼-35的超远视距打击能力配上隐身,完全能做到在敌人视野之外击落F-35、F/A-18这些舰载战斗机,然后歼-15机群能直接带着铁炸弹炸敌方航母。

可以说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在短短的20多年里,在军事技术上追上美国。虽然中国海军在规模上还远落后于美国,但在军事技术上,中国海军已经有很多方面追上甚至是超过了美国。

而且中国的海军建设更加专业化,直接以地球上最强军事力量为假想敌,这和美国想着以技术优势碾压别人,然后在很多方面的发展订更低的标准有本质上的不同。

歼-35和歼-20:

此外研究歼-20的经验也可以搬到歼-35身上,让很多人意外的是,研究歼-20的成飞和研究歼-35的沈飞并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二者都是中航集团旗下的公司。

也就是说,成飞和沈飞属于同一家公司下的两家子公司,随时可以互通有无。成飞研究歼-20的时候沈飞的人可以去帮忙,沈飞研究歼-35的时候成飞也可以派研究过歼-20的人过去交流经验。

在二者互通有无的情况下,歼-35作为一款后发战斗机,在很多技术上水平会比歼-20更高。

比如说在弹舱方面,在不损伤隐身性能的情况下,歼-20可以内置4枚霹雳-15中距离弹,歼-35在体积上比歼-20小一截,但也可以内置4枚霹雳-15中距离弹,很明显歼-35在空间利用效率上要高于歼-20。

当然,歼-35作为中型机在体积上是一个硬伤,因此歼-20有的侧弹舱它没有。

歼-35和FC-31:

另外有消息称,歼-35可能会亮相2022年的珠江航展。如果该说法属实,那说明歼-35的研发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以及歼-35是在帮FC-31打广告。

FC-31和歼-35有一定的继承性,其中FC-31像是一款概念机型,歼-35则是一款根据概念机型改造出的成熟战机。歼-35亮相珠江航展,有助于让各国认识FC-31这款战机。

这一点可以参考俄罗斯军贸的模式,俄式军贸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会先提供一架原型机,然后客户提出要求,俄罗斯再根据客户的要求改造原型机。

像印度和中国都有买苏-30,但印度的版本是苏-30MKI,我国的版本是苏-30MKK,二者在很多子系统上都不一样,包括气动布局和发动机。

因此歼-35的亮相可以对外证明我国的研发能力,FC-31作为概念机可以学俄罗斯模式,由客户提需求,我国根据FC-31的基础研发客户所需的战机。而歼-35表现得越强势,FC-31的吸引力就越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