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器资讯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什么-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什么-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螺杆式冷水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冷水机因其关键部件-压缩机采用螺杆式故名螺杆式冷水机,机组由由蒸发器出来的状态为的气体冷媒;经压缩机绝热压缩以后,变成高温高压状态。被压缩后的气体冷媒,在冷凝器中,等压冷却冷凝,经冷凝后变化成液态冷媒,再经节流阀膨胀到低压,变成气液混合物。其中低温低压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物质的热量,重新变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经管道重新进入压缩机,开始新的循环。这就是冷冻循环的四个过程。也是螺杆式冷水机的主要工作原理。

二、螺杆式冷水机选用要点

1. 螺杆式冷水机组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制冷性能系数,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以及制冷剂类型等。

2. 冷水机组的选用应根据冷负荷及用途来考虑。对于低负荷运转工况时间较长的制冷系统,宜选用多机头活塞式压缩机组或螺杆式压缩机组,便于调节和节能。

3. 选用冷水机组时,优先考虑性能系数值较高的机组。根据资料统计,一般冷水机组全年在100% 负荷下运行时间约占总运行时间的1/4 以下。总运行时间内100%、75%、50%、25% 负荷的运行时间比例大致为2.3%、41.5%、46.1%、10.1%。因此,在选用冷水机组时应优先考虑效率曲线比较平坦的机型。同时,在设计选用时应考虑冷水机组负荷的调节范围。多机头螺杆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优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 选用冷水机组时,应注意名义工况的条件。冷水机组的实际产冷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a) 冷水出水温度和流量;

b) 冷却水的进水温度、流量以及污垢系数。

5. 选用冷水机组时,应注意该型号机组的正常工作范围,主要是主电机的电流限值是名义工况下的轴功率的电流值。

6. 在设计选用中应注意:在名义工况流量下,冷水的出口温度不应超过15℃,风冷机组室外干球温度不应超过43℃。若必须超过上述范围时,应了解压缩机的适用范围是否允许,所配主电机的功率是否足够。

谢谢!

螺杆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是什么?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

(1) 吸气过程:电机驱动转子,主从转子的赤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大,外界的空气充满其中,当转子的进气侧端面转离了壳之进气口时,在齿沟间的空气被封闭在主、从转子与机壳之间,完成吸气过程。 

(2) 压缩过程:在吸气结束时,主、从转子齿峰与机壳形成的封闭容积随着转子角度的变化而减少,并按螺旋状移动,此为“压缩过程”。 

(3) 压缩气体与喷油过程: 在输送过程中,容积不断减少,气体不断被压缩,压力提高,温度升高,同时,因气压差而变成雾状的润滑被喷入压缩腔,从而达到压缩、降低温度密封放润滑的作用。 

(4)排气过程: 当转子之封闭齿峰旋转到与机壳排气口相遇时,被压缩的空气开始排放,直到齿峰与齿沟的吻合面移至排气端面,此时齿沟空间为零,即完成排气过程。与此同时,主从转子的另一对齿沟已旋转至进气端,形成最大空间,开始吸气过程,由此开始一个新的压缩循环。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工作原理是:

(1)吸气过程:气体经吸气口分别进入阴阳转子的齿间容积。

(2)压缩过程:转子旋转时,阴阳转子齿间容积连通(V型空间),由于齿的互相啮合,容积逐步缩小,气体得到压缩。

(3)排气过程:压缩气体移到排气口,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螺杆式压缩机的构造原理

工作循环可分为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随着转子旋转,每对相互啮合的齿相继完成相同的工作循环。

1)吸气过程:当转子转动时,主副转子的齿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最大,此时转子的齿沟空间与进气口的自圌由空气相通,外界空气即被吸入由阴阳转子及壳体组成的封闭腔内。当空气充满整个齿沟时,转子的进气端面转离了机壳的进气口,齿沟间的空气被封闭。

2)压缩过程:随着转子的旋转,齿间容积由于转子齿的啮合而不断减小。被封闭在齿间容积的气体占据的体积也随之减小,导致压力升高,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压缩过程可一直持续到齿间容积即将与排气口连通之前。

3)排气过程:当齿间封闭容积与排气口连通后,压缩气体开始排出。随着齿间容积的不断减小,压缩气体被完全排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