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器资讯

天津厦华电视机维修服务电话-天津厦华电视机维修

天津厦华电视机维修服务电话-天津厦华电视机维修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为向国外看齐,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业,由此我国电视工业开始谱写历史。那时天津712厂有一个苏联援建的黑白电视机生产车间。

这台电视机主要参考了苏联的电视机制造技术,设计小组研究了苏联生产的多款电视机的样机、散件和资料,在消化吸收了各电视机电路、结构、元器件性能、外观造型的优点,于1958年3月17日造出了自己的黑白电视机。值得骄傲的是,这台电视机是国人自主研发的。

扩展资料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

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中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中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

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中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百度百科-彩电

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哪里?

中国的第一台电视机不是引进的,而是自己制造的,中国第一台电视机在1958年制造成功。

1958年9月2日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制造成功,开始播送黑白电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电视工业。1973年开始试播彩色电视。

直到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扩展资料

1958年以前,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还是一片空白。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事业。

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即761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即712厂)。

天津无线电厂接到任务后,为了尽快攻下这个课题,立即组织成立一个电视机试制小组,由黄仕机担任产品主持设计师。

此外还有对无线电接收技术较熟悉的老工程师王克中和钱瑞芬,有对机电设计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黄现培,有担负仪器设计的技术员吴公超,有对电路调试比较熟练的技术员龚行健以及工人杨茂林和冯佩如等8人。

那时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科学研究所正好有工程技术人员刚从捷克学习电视技术回国,参加北京广播器材厂电视中心设备的研制工作。

工厂为了使小组尽快了解和掌握电视机的设计技术,立即派黄仕机和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去北京广播器材厂了解和学习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研制工作。其间,他们还多方收购出国人员带回国内的苏联“记录牌”“先锋牌”电视机,作为样机分析研究。

1957年年底,二机部十局的刘寅局长到苏联参观访问时,带回来几套苏联新型的“红宝石牌”电视机散件,提供给他们进行研究。

百度百科--电视

4k液晶电视哪个牌子好

1980年10月22日,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无线电厂建成,并举行试生产开工仪式。这条彩电生产线是从日本胜利公司引进,并参照中国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这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大批量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开始。

中国电视制造业发展史: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

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

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1、海信

海信一直是国产电视里的常青树,“连续十四年销量第一。”相信很人都可以张口就来这句广告语,海信的口碑就像它的质量一样,一直居高不下。如果用八个字评价海信,那应该就是:制作精良,功能实用。

网上销量最高的HZ55E5A来说,金属一体全面屏,据说是整块SECC钢板制成的,能和屏幕紧密贴合。100%色域,三位色彩处理,829万只能像素点补偿,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影响视觉效果清晰,颜色完美,音响震撼。

2、创维

说到国产电视自然不能少了创维,这么多年创维在国产电视领域的地位不减反增,创维现在已经从营销驱动像技术驱动转型。创维的55V7 ,55英寸、4K、20核HDR、AI、人工智能、无边框设计可是一个不落。3840*2160的分辨率可是4K电视中的佼佼者。加上HDR对比增强技术,让4K电视的画面细节和色彩无限贴近真实,会有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3、TCL

海信和创维都提到了,同为国产电视的前三强,又怎么能忘了TCL呢。在智能电视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台TCL用个十年八年的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质量一直在线。TCL家的电视用户信赖度永远是最高的,是值得骄傲的国产品牌。L2算是TCL的主打系列,64位30核被誉为怪兽性能,真的蛮诱人。

4、小米

和前三位比起来,小米电视应该是后起之秀,不过这位后起之秀真的是够优秀。作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电视品牌,时尚高级的外观设计和超高的性价比一直是小米抢占市场的重要武器。去网上看小米电视的评价,几乎都是再夸它质感高级,画面清晰,颜色很正。小米总是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产品更迭很快,想来点不一样的,选小米也不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