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家电售后

苏宁易购真实现状-苏宁易购现状和前景2021

苏宁易购真实现状-苏宁易购现状和前景2021

当代中国商业史上,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浮沉堪称九一生,曾经当红一时的明星企业在并不漫长的时光里风流云散。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更是成为常态,被时间消解是正常,活下来才是奇迹。

苏宁就是这样的奇迹。 在前电商时代,苏宁是连锁家电巨头,正如《渠道江湖》里描述的那样,苏宁、国美、大中、永乐群雄竞逐,牢牢把控着线下家电渠道。进入电商时代,京东、天猫为首的平台打破了原有格局,很多名字随风而去,很多人消失在江湖。

苏宁像是从旧时代里走过来的传奇,在电商时代没有泯然众人,反而重装上阵。苏宁“转型”苏宁易购,成为与京东、天猫再战江湖的一极,丝毫未露疲态,在新战场上越战越勇。

苏宁原有的线下基因在电商时代里成为了独有的优势,其一就是在中国县镇市场上进化出了想象空间十足的“苏宁零售云”。

(全国第6000家苏宁零售云店)

随着三年第6000家苏宁零售云门店开张,苏宁零售云作为苏宁智慧零售基础设施的战略设想已浮出水面。

1

“支部建在连上”,苏宁零售云锁定低线市场小老板

苏宁零售云为什么不直接叫“苏宁零售”而要加上云这个字?这是很多人没看懂。苏宁零售云不断在中国县镇市场开店的实际情况加重了这层疑虑,开店与“云”这个技术色彩浓烈的字眼有什么关系呢?

官方说法是这样的:向县镇中小商户开放苏宁易购品牌、商品、物流、售后服务、金融、零售能力等,为传统门店增加经营品类,实现零库存操作,降低店主转型风险,为门店运营做加法,提升门店经营效率和利润;搭建短链的、平台化的高效率线下终端网络,帮助厂家低成本、高效率地渗透覆盖4-6级市场,实现商品的高效流通。

倪叔来解读一下,其实,背后的逻辑很简单—— 苏宁零售云是“云”“端”互动的产物。 云,代表着苏宁易购在传统零售矩阵之上为其灌注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资源。端,就是迄今开出了6000家的苏宁零售云门店。

云端互动,或曰云端一体,说明苏宁零售云门店与以往的零售店有区别。

这种区别既出于市场对门店进化的整体驱动,也出于新技术、新趋势对开店的人提出了新要求。苏宁零售云门店与传统门店的区别,既是包装形式、运营流程、金融物流仓配链条、数字技术加成等方面的区别,更重要的,则是开店的人发生了本质提升。

苏宁零售云看似是在开店, 实则是“支部建在连上”,通过精细筛选,锁定了最适合整体战略的低线市场上的小老板,建立一支头脑清晰、理念一致、能力拔群、覆盖全国县镇市场的商业基础战队。

以苏宁零售云第6000家店的王老板为例,他对门店的思路本身就与苏宁零售云高度匹配,希望通过品质化运营,在当地仍处于低质化、山寨化竞争的现状中实现门店升级,让消费者享受到与消费升级相应的品牌升级、服务升级。用王老板的话说,让乡亲们买到跟城里人一样的东西,享受和城市里同样的服务。

苏宁零售云给王老板提供了头部资源,金融、物流、仓配等环节加成,让王老板有了一种“当大老板”的感觉。袋里有粮,心里不慌,6000家门店站得就稳,打得就猛。

王老板生性活泼,热爱新事物。在门店的新运营方式上,勇于尝试。他开展了直播带货,通过极具本土特色的故事化短视频,透过社群传播与营销活动,让自己成了街坊喜爱的话题人物,堪称“小镇李佳琦”。

(第6000家店王老板正在现场直播)

有了流量,再加上苏宁零售云的社群营销,比如今年春天,苏宁零售云激活全国一万多社群,辅助门店开展社区运营,当时大家缺什么呢?第一阶段就要口罩消毒液这些东西。通过苏宁的根底深厚的供应链扶持,混合供应链+全国智慧零售链路,让门店能够给身边的乡亲们提供此类商品与服务。

王老板的生意格局也随之从小镇上升了一个大台阶。遇到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门店的生意就不止于生意,更有了“到店、到家”民生绿色通道的积极意义。

苏宁零售云门店在小老板们的身上于是实现了升华,超越了生意本身,加厚了服务权重。

在苏宁零售云APP里,有大量的数据互动,直接催生了“ C2M反向定制 ”策略,门店里卖什么不再是从上到下、只听供应商的,而是听顾客的,顾客需要什么,门店里就会来什么货,并且是品牌定制货。

数据显示,2019年1-7月,苏宁易购与AO史密斯联合研发反向定制7款产品,在苏宁零售云近1600家门店上新和售卖,销售额同比增长622%。目前苏宁零售云C2M产品池达200多个,不仅契合下沉市场用户消费习惯,也增加了商户毛利,未来目标实现销售占比20%。

现在,苏宁零售云这五个字的含义清楚了——“云”是苏宁的资源与技术,“端”是扎根在县镇市场上的门店。云端互动,驱动门店进化升级,精准精细化商业运营,从底层开始整合顾客需求,再从顶层反馈市场,中间是依附于供应链产生的附加价值,共同塑造名副其实的智慧型新市场图景。

2

为什么说6000家店只是一个开始?

垂直与平台,一直是现代商业领域的两个核心词。苏宁易购是平台,苏宁零售云的6000家门店可以视作垂直深耕,符合他们穿透县镇下沉市场的战略方向。

与2021年12000家苏宁零售云门店的目标相比,目前只完成了一半。为什么要设定一个看上去如此庞大的开店目标呢?

因为今日的垂直,定会成为明日的平台。

目标12000家零售云门店,数字本身的意义并不大,真正厉害的是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价值:星罗棋布的零售云店锚定中国县镇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零售新经济体就有了根基。苏宁零售云有了足够的布点,在标准商品售卖与非标服务两方面都能塑造新的商业图景。

苏宁的根基是供应链。供应链及其衍生服务,是他们最擅长也做得最极致的事情。

苏宁一直把自己视作真正意义上的O2O流程,通过云端嫁接线下的传统商户,这个过程中,构建了一套完全数字化O2O的运营和交付体系。真正实现所有的订单在线化,到店、到家服务、C2M等环节,通过数字化系统,让消费者感受到智能化供应链带来的体验升级。

早在2018年,苏宁零售云门店当时只有1000多家店,他们就希望以苏宁供应链为门店去开放、去分享,比如物流云仓。因为一个门店面积比较小,无法容纳海量商品,同时,门店要升级又有需求去充分展示商品,所以就有了云仓、云货架。云仓其实相当于偏后台的业务逻辑,可能门店没有货,但是可以通过云仓直接开单。开单之后云仓一键代发,就直接2C了。门店承担了货架的虚拟展示,就能实现海量商品带来的最大价值。

当苏宁零售云真正成为下沉市场的基础设施,其供应链服务的价值将实现质变。

未来,苏宁易购在云端是电商平台,苏宁零售云门店在县镇是零售基础平台,两个平台之间,是全新的智慧零售新市场。这个市场上一定会演化出新形态、新物种,届时苏宁的最强资产或许不仅仅表现在这些新物种身上,而是凝聚于今日布局的这个平台。

所谓的护城河,不可能一夜铸就,而起于青萍之末。

苏宁易购企业所得税纳税现状

执掌苏宁30年的张近东辞职了。

7月12日晚,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创始人张近东向董事会提出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一职。同时辞职的还有副董事长孙为民、董事孟祥胜。孙为民曾被称作苏宁的“二号”人物,从1998年进入苏宁担任总经理助理开始,见证了这家公司二十多年来的大起大落。

创始人辞任,近年来多数是急流勇退。如带领拼多多敲钟之后退休的黄峥,又或是在字节跳动上市之前就辞职的张一鸣,都选择了深藏“功与名”。而张近东当下的处境,或许更多是无奈。

“当前所做的每一次调整与改变,都是为了让苏宁易购发展得更好。”张近东在向员工发送的公开信中表示。在困局中,他选择放弃控制权以救苏宁。难以评判的是,他的离开究竟是早了一步,还是晚了一步?

时间回到1990年冬天,27岁的张近东决定辞职创业,在南京宁海路租了一处约200平米的门面房,开始卖空调。这家名叫“苏宁交电”的店铺,便是日后零售领域的一方巨头苏宁的雏形。

1991年11月,苏宁的营收已超过两千万元。2004年7月,苏宁登陆深交所。当时一个广为流传的细节是,在上市敲钟的那一刻,张近东用力一敲,手里的槌子竟被敲裂了。这似乎也成了某种预兆:张近东一直在寻求变革,却用力过猛,激进的扩张计划最终导致苏宁债台高筑,出现裂痕。

2015年8月10日,江苏南京,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图/视觉中国

比张近东早3年,黄光裕在北京也开始了电器生意,他所创立的国美,一度成为张近东最大的竞争对手。2000年到2008年,苏宁与国美进行了长达8年的对抗。紧接着,电商时代到来,苏宁的新对手变成了京东,京东内部甚至成立了“打苏宁指挥部”。刘强东曾在微博上放言,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新一轮的价格战打响。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家电零售领域的格局发生巨变,阿里、京飞猛进,苏宁、国美逐渐失去中心位置。事实上,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张近东,也从未安于现状。

早在2014年,张近东就在内部提出“回归狼性文化”。他注重培养年轻骨干,从1993年开始发起“1200工程”,一直延续至今,即每年招聘1200名优秀毕业生,通过全面、系统、专业的培养,使他们在两到三年内成长为集团中层管理团队的核心骨干。

张近东的投资和扩张计划近年来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建立苏宁金融、苏宁物流、苏宁小店,收购家乐福中国,将37家万达门店并入麾下,后来又喊出“2019年,15000家门店”的口号。

2017年12月19日,江苏南京,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左)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交流 图/视觉中国

然而,对电商巨头的反击,带来的是苏宁财务报表里的债务。从2020年下半年起,苏宁债券到期、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凸显。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苏宁易购短期借款高达237.5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246亿元。

在管理上,虽发起“1200工程”,但在苏宁易购的高管名单中,多半都是跟随张近东多年的老人,年龄最大的苏宁易购现任总裁侯恩龙已经53岁。

“今年的问题一下全爆发出来了,现在很多项目停摆,有的部门只留了S级(最优先级)项目,听说一批中层干部也被辞了。”一位苏宁在职员工告诉《南方人物周刊》,“1200工程”确实培养了一批比较好的员工,但真正进入管理层的比较少。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孙为民曾总结道:“苏宁从去年年底开始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企业的流动性出现了困难。很多事情并不是偶然的,是很多事情的表征、表象,也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因素的叠加。”

2021年2月28日,苏宁易购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将23%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国资。7月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披露股份转让的最新方案,引入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联合战略投资,深圳国资退出。

协议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将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在新一届董事会中,将被提名接替张近东之位的是他的儿子张康阳。根据公告,辞任之后,张近东将继续以名誉董事长的身份留在苏宁。

“流萤提灯引路,身后万马千军。”在2020年苏宁“818”动员大会上,张近东曾颇为激动地说道,但如今,他似乎在一步步失去自己创立的这家公司。

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几年内发展前景如何

苏宁易购企业所得税纳税现状漏税40余万,苏宁易购一年花320万也没解决内控问题。在这个事件中,苏宁易购的回应文件还有一个内容是:关于“重复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42.28万元”该重复申报问题存在,是会计工作中的失误,其导致苏宁漏缴了以342.28万元为基数计算得出的40万余元的所得税。研发费用是指企业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有些地区为了促进研发,加计扣除比例更高。换句话说,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基数是净利润,但是企业会计上的净利润和税务上的净利润是不一样的。税务上是需要将一些会计科目进行调整的,研发费用就是其一。会计上是据实记录,假如企业在本年为开发新技术总计投入了100万元,直到年末也没有研究成功,那么在会计处理上是全额100万元计入在管理费用中。但本着税收激励政策,税法允许扣除150万元的费用。那么,企业会计上计算出的净利润为500万元时,忽略其他因素影响,本企业在税法上的纳税基数就是450万元。

网购平台排名前十

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零售电子商务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阿里巴巴(BABA)、拼多多(PDD)、京东(JD)、唯品会(VIPS)、逸仙电商(YSG)、苏宁易购(002024)、达达(DADA)、南极电商(002127)、中国有赞(08083)、微盟集团(02013)、良品铺子(603719)、宝尊电商(09991)、小熊电器(002959)、国美零售(00493)、三只松鼠(300783)、壹网壹创(300792)、丽人丽妆(605136)、光云科技(688365)、值得买(300785)、乐信(LX)、水羊股份(300740)、酷特智能(300840)、若羽臣(003010)、1药网(YI)、云集(YJ)、趣店(QD)、宝宝树集团(01761)、优信(UXIN)、蘑菇街(MOGU)、团车(TC)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电商交易额、中国网络零售额、中国网购用户规模

我国电商交易额逐年上涨

近年来,我国政府继续出台财政政策加快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国内外环境均利好我国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在网购市场中,企业加大移动端布局,移动购物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网购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推动电子商务整体市场增长。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1-2020年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类电商交易额27.95万亿元,服务业电商交易额8.08万亿元,合约类电商交易额1.18万亿元。

注:图中数值均为经过可以口径增速进行调整后的数值。

网络零售额水涨船高

2011年以来,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飞速发展,网上零售额规模快速扩大,但近年来增速逐渐放缓,由2011年的53.7%下降至2020年的10.9%。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我国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158.9亿元,同比增长26.2%。

2011-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快速增加,2020年已达到30.00%,较2011年的4.30%提高了25.70个百分点。从趋势来看,预计未来我国网上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仍将保持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超8亿

截止2021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人,较2020年12月增长2965万,占网民整体的80.3%。

手机网购使用率近8成

近年中国移动端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原因有三:一是电商企业纷纷发力移动端,相关产品不断推出,并且推出促销活动;二是手机用户数量和用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攀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上网速度、无线宽带、资费下调等外部条件也促进了移动端网购的发展;三是移动改变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移动购物属于新兴事物,吸引部分网购用户到移动端。

截止2020年底,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058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7309万人,占手机网民规模的79.2%。

怎么看待苏宁控股股权被质押给淘宝?

网购平台排名前十是:天猫、京东全球购、拼多多、淘宝、唯品会、苏宁易购、点淘、抖音电商、快手电商、考拉海购。

1、天猫

天猫原名淘宝商城,在2012年更名为天猫,该平台是一个综合性购物网站,用于很多优秀的品牌商和厂家,还有众多国外进口商品,致力为顾客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

2、京东全球购

京东全球购已经开通了法国馆、韩国馆。未来还将继续开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区域特色馆,未来会对全球重点上游资源进行布局,通过合作或自营等方式建设京东全球化的仓储、物流体系。京东海外购是京东海淘业务的主要方向,同时京东控制所有的产品品质,确保发出的商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3、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于2014年,主打社交拼团的经营理念,拼的多省的多,经营一下百亿补贴,农活,特产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众多好货不贵的产品,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喜欢。

4、淘宝

淘宝是阿里巴巴于2003年成立的一个电商平台,是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的购物网站,也是手机上最常用的十大软件之一。该网站产品应有尽有,主要面向大众人群,其每日用户量达到上百万人,是亚洲最大的网购平台。

5、唯品会

唯品会是一家专注于特卖的时尚综合类电子零售平台,成立于2008年,主要涵盖于鞋包、美妆居家等大牌产品,以客户的品质追求为主要核心,致力为给消费者提供最为满意的正品产品。

6、苏宁易购

苏宁作为国内首个拿到国际快递牌照的跨境电商平台,在港澳、日本等地区拥有多个海外分公司。

拥有采购、供应链相关资源,苏宁选择自营+招商的模式不仅结合了自身现状,在传统电商方便发挥了它供应链、资金链的内部优势,同时也通过全球招商来扩大自己的国际商用资源。

7、点淘

点淘成立于2016年,是由淘宝直播改名而来,是国内领先的直播电商平台,主要采取直播购物方式,可以买到很多大牌便宜好货,改频太有非常丰富的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是中国十大电商平台之一。

8、抖音电商

抖音电商是抖音旗下旗下的一个电视上平台,主要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众多优价好评的商品,凭借好商品、好内容、好服务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9、快手电商

快手电商也是国内极为知名的网络购物平台,主要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多元化产品,以KLO直播带货主要核心,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产品服务,是电商平台排行榜前十名之一。

10、考拉海购

考拉海购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以跨境进口为主的电商平台,主要经营来自全国的优良好货。经过多年发展,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0多种商品,致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优质的购物体验。

首先,质押的标的其实太小了,这么小的标的不足以构成风险。其实这件事大家都会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既然是苏宁全部的股权为啥就只值10个亿,这个标的也实在是太小了吧,当看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再去仔细查询苏宁控股在苏宁集团的组织架构关系就会发现事情的端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宁控股实际上就是苏宁集团的一个小型控股实体,本身其实在苏宁集团的资产占比中是非常低的,根据启信宝的数据,我们就能够看到,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很低只有10亿,的确是全部股权质押也就是10个亿,然后从社保的缴费人数来说也只有29人,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实际上并不是苏宁的实体,仅仅是苏宁旗下只有29个人的一个小公司,再加上其持有的苏宁易购的股份只有3.98%,所以这么小公司的情况是完全不值得过于担心、过度解读的,所以苏宁控股这个质押是一件小事,由于其名字非常特殊所以导致被大众所误解,而被过度放大了。

其次,融资的需求每到年底都非常重,但苏宁的资金面并不差。我们再来看时间,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任何一家公司到了年底基本上都是资金压力相对较大,资金面非常紧张的状态,这是因为基本上预算都是有周期性的,到年底之后,预算的周期要求都很高,企业的资金使用需求量很大,所以采用质押的手法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融资方式,所以这也的融资只要不涉及主要公司的核心资产,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