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暖电辅和变频有什么区别-冷暖空调和电辅热空调区别
冷暖电辅型和冷暖型空调,都是冷暖两用空调。带电辅功能,是多了一个电辅助加热利于在气温较低时,空调热泵能力下降,对采暖制热进行制热能力补充,适合环境较冷地区。
一,空调常用专业术语(1)匹(P)的含义:P是功率的简称,国际用瓦是指制冷量1P约为2500W。如:1,5P是指制冷量为1,5*2500W=3500W;2P是指制冷量为2*2500W=5000W(2)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EER=制冷量/输入功率,此值能检验空调的性能,值越大,系统匹配越好,空调性能优越,制冷,制热效果越好,耗电量越小。(3)除湿量:指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的空气中除去的水分,叫除湿量。单位:升/小时(L/H)(4)额定电压:指空调器制造厂在空调器产品出厂时,对该产品允许的电源电压值,或电源电压允许变动范围所作出规定。(5)嗓声类型: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振动噪声,电磁性噪声来源:风机和压缩机,噪声范围:室内在50分贝左右,室外在60分贝左右。
(6)额定功率:正常工作状况工作时,所消耗的电功率是空调器的允许总功率。
二,型号标记
(1)K-房间空调器(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4)名义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5)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代号:W-室外机(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7)特殊功能:BP-变频;Y--遥控(仅限窗机)如:KC-32/Y代表窗机,单冷,制冷量为3200W,为遥控型;KFR-28GW/BP表示壁挂分体式变频空调器,冷暖,制冷量为2800W。
扩展资料
冷暖型空调是指空调既能制冷也能制热,原来有些老是冷暖型空调在冬天气温很低时制冷效果不是很好。冷暖电辅型是在冷暖型的基础上在室内机增加电加热管,以提高冬季空调制热效果。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空调种类介绍
空调种类介绍,进入夏季,人们都会想到空调,空调能给我们带来凉爽的感觉,能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下能够不感觉到热,空调的品种有很多,选择一款适合的空调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分享的是关于空调种类介绍的相关内容。
空调种类介绍1
按功能分类
单冷型: 适用于夏天较热而冬季较暖的地区,或冬季供热充足的地区。
冷暖型: 适用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区,并且应注意选择制热量大于制冷量的空调以确保制热效果。
空调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单冷型、冷暖型以及电辅助加热型三种。单冷型空调制冷效果突出,比较适宜于夏天使用;而冷暖型空调具有制冷制热的两重功能,既可以夏天制冷降温,也可以冬天制热保暖。因此,秋冬季保暖选择空调,就要选择冷暖型空调。
按结构外形分类
窗式空调: 室内外机合为一体,适用于小面积房间,安装方便且价格便宜,但噪音大。
分体挂壁式空调: 不受安装位置限制,更易与室内装饰搭配,噪音小,需要安装质量较高。
分体立拒式空调: 功率大、风力强、适合大面积房间,但噪音大。
吊顶式空调: 占地面极小,送风距离远,制冷效果好,但受安装位置限制,不易清洁。
嵌入式空调: 占地面极小,美观大方,送风面积广,制冷效果好,但造价高。
中央空调: 不占用室内空间,没有裸露的管线,舒适度高,出风没有角,装饰性好;但是价格较高,安装复杂。
空调按结构外形的不同分类,主要可分为窗式、分体式壁挂、分体式立柜、吊顶式、嵌入式、中央空调等这么几种。由于结构体积不同,需要占用的空间等也有差异,选购的时候,根据房间内的空间大小等情况选择合适结构的空调。
按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分
空调按压缩机工作状态的分类
定频式空调: 指压缩机只能输入固定频率和大小的电压,压缩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是不可改变的,耗电量比较大。
变频式空调: 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频率和大小来改变压缩机转速和输出功率,使压缩机转速连续变化,实现了自动无级变速。温差波动小,实现快速、节能和舒适的控温效果。
压缩机是空调的核心部件,空调按照压缩机的工作状态的不同分,可以分为定频式空调和变频式空调两种。定频式空调压缩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是不变的,耗电量较大;而变频空调压缩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则可改变,控温方便、快速、节能。
其它类型的空调分类
有氧空调: 对氧气浓度可进行调节,进一步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环绕风空调: 具有噪声低、效率高的特点,还具有智能化的风量调节器,可随时调节吹出的风量,实现自然风的环境效果。
绿色空调: 净化或鲜化室内空气,清除空气中的尘粒、细菌、异味、有害气体,并补充自然空气。
空调种类介绍2
空调扇和空调的区别
1、产品属性有何不同?
空调是一种突破传统设计理念,高能效比、低噪音、无需安装,可随意放置。
空调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风扇,兼具送风、制冷、取暖和净化空气、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
2、工作原理的`区别是什么?
空调机体内压缩机、排风机、电热器、蒸发器、风冷翅片式冷凝器等装置一应俱全,机身配有电源插头。空调制冷系统应用了其自主研发的新型制冷剂,取代了氟里昂R22介质,也可使用,突出了空调的环保性能;制热系统采用了PTC加热技术,传热快、效率高,电耗低;控制系统有手动和遥控两种方式可选,一旦开机,隐藏的出风口会自动打开,吹送出环绕立体风。
空调扇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也可送出温暖湿润的风。与电风扇相比,空调扇更有清新空气、清除异味的功能,且功率只有60-80W左右,价格也极具亲和力。定位于空调和风扇之间的空调扇,对于广大工薪一族和老城区居民来说,使用它既可避免电表跳闸的烦恼,又有清凉畅快的感觉
3、价格差距有多大?
目前空调价位在2000左右,而空调扇价格比较有亲和力,只有几百块,可谓人人都买得起的清凉。
4、效果相差有多远?
空调能明显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并且能根据需要调节为不同的温度。但使用后室内空气温度不均匀,易使人产生不适感,且易患空调病。同时功率都较大,耗电大。
而空调扇能比普通风扇温度降低5-6度左右,低耗电,有的产品也有暖风作用和加装负离子功能。对于大面积制冷效果不是很好,没有除湿功能,温度高的地方不好用,使用时还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但对于天气较为干燥的地区倒是较为适合的。
5、能效与节能性的差别?
空调扇在启动制冷时只有60-80W,而空调耗电量一般都在1000W以上,环保型除外。
6、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空调适合办公室、户外临时指挥中心,敞开式车间等公共场所;精度要求较高的机房、设备仪表室等场所。
空调扇的购买者大多集中在单身工薪阶层和外来人士,一来房间不大空调扇足够使用,二来消费水平居中,对他们而言空调还太贵。
变频空调有单冷机吗?
空调开电辅热,与不开电辅热,工作原理有什么区别?
空调开电辅助加热来得快,耗电多一些,室内温度高一点。其电辅助加热工作原理如下所叙述。
空调的电辅热是冬天,由电磁阀换向,将外机的冷疑器变成室内散热,夏天的室内制冷的蒸发器变成冬天的外机蒸发器。由于压缩机转换效率在一定范围,达不到室内设置温度需要,则利用电加热管产生一定热量,与空调压缩机产生的热量混合,经过室内风机在室内进行交换的过程。
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一般空调使用要制热,达到一定温度比较困难。必须利用辅助电加热功能。空调在制冷和制热方面一般都取决于压缩机的功率,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在夏天空调降低几度就可以达到制冷效果了,但是在冬天,通常温度要升高几十度,这个时候光靠压缩机做功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助电加热,也就是加在内机里面的加热棒类的弯管来辅助制热从而达到理想效果。
空调的电辅热技术是PTC电辅热技术。PTC是一种半导体发热陶瓷,当外界温度降低,PTC的电阻值随之减小,发热量反而会相应增加。依据此原理,采用了PTC电辅热技术的空调,能够自动根据 房间 温度的变化以及室内机风量的大小而改变发热量,从而恰到好处地调节室内温度,达到迅速、强劲制热的目的。一般来说,天气寒冷严重影响空调制热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带有电辅热功能的空调,由于电辅热对空调发热量的调节、辅助作用,则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十分适合严寒地区使用。
空调使用面积不一样,则配置的辅助电加热器功率也大小不一样。它仅仅只是比夏天使用空调耗电一些。
电辅热的压缩机都是低端货,国内品牌上要的都是凌达压缩机,很差。电辅热就是加个电热小太阳,最少1500瓦,费电。日系最低都是美芝压缩机,不需要电辅热照样制热快,非常好,还省电。富士通零下十几度都照样制热,用了你会怀疑国内厂商都是骗子。
开不开辅热的原理区别就是:不开辅热,空调就是运输机,把室内的冷运到室外不要,把室外的热再运进来。开辅热,空调做运输机的同时在室内加了一个电烤炉(电辅热)。
实际使用区别就是,开了电辅热,空调吹出来的风温度更高一点。(毕竟加个一个电烤炉)[捂脸]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发应基本了解空调的制冷制热原理,是源自初中就学过的物理现家(大概表述):液体在蒸发气体时会吸收热量,而在反向冷凝液体的又会释放出同等热量。所以空调就是通过压缩机、毛细管、冷凝器、蒸发器、膨胀换向阀等部件及传感器、电路控制制冷剂(氟利昂等)来在室内外的相应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转移。但凡空调必然一定有室内机和室外机,制冷剂在室内蒸发在室外机冷凝则为制冷,在换向阀动作时制冷剂就会反向运行,即会在室外蒸发室内冷凝,为制热!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运行的根本是从空气里吸收热量,然后转移,最后释放。
制冷时,通常是夏天,气温高,蒸发器温度不会太低,不至于结冰,最多如你所见室内机会产生大量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排出。
制热时,通常是冬天,蒸发器经换向阀后在室外,气温很低,工作时的冷凝水随时会结成冰附在室外机上,这也是为什么天冷时空调制热过程中经常会停机化霜的原因,化霜实际就是空调反向运行给室外除冰的过程!
正因为空调无法在制热过程中(因为室外机结冰,也因为冬天室外无过多热量可转移)有效转移热量至室内,所以为保证空调制热效果,厂家会在室内机内部加装一套电加热管,直接如电炉丝、电暖风机一样辅助空调制热。这与空调本身的制热原理完全是两码事!
你如果观察空调的制冷/制热功率就会发现,制热功率一般会高出30%左右,高出的功率基本就是辅助电加热管的功率。
所以,空调电辅热与空调本身制热原理有根本性的区别,基本上现在都能通过看说明书用遥控器来打开或关闭。
建议,室外零度以上,可以不打开,低于零度,打开,不然空调频繁化霜停机,费电又没效果!
空调电辅热的工作原理受地域限制,不同纬度的厂家也会有些功能上的调整。一般是启用时会在外机化霜时以小风量方式对室内维持供暖,以及保持室内温度。不启用时,外机化霜时内机是关闭不送风的。
辅热功率不高,起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一般2.5匹空调在800W左右,大于2.5匹也就1000多瓦,大概占总热效的25%左右,相当于间歇式的打开了一个PTC热风机。
当前空调最省电的是热泵式方式,就是通过置换内外机的方式,冬天制热,夏天制冷。即通过四通阀将蒸发器与冷凝器对调。
由于冷媒的限制,此方式在山东以南地区较为适用,工作温度一般在室外5 以上,变频式与某些国外品牌可以做到0 以下。山东以北还是以集中供暖方式为主,部分地方品牌空调有可能会增大辅热功率,因未实地调研,仅推测,但占比不会大于50%(PTC能效1,空调能效至少2.5起步)。
辅热,就是辅助加热,不是主要加热方式,正常情况下是不启用的。特别是能效比大于3级的空调,辅热仅仅是在外机化霜时,以及室内温度较低时做一下补充,长时间的使用会增大电耗,这是标榜节能的空调不愿意发生的事(辅热一开,能效可以直接掉落2级)。
早期空调辅热是电热丝(能效0.6),后期为PTC热电陶瓷,这种辅热方式首先效率低,其次寿命短,一般高效使用的寿命大约两年左右,以后热效会逐年下降,甚至在很低温度时会出现炸裂引起故障。
首先购买了空调应该正常使用,正常淘汰,正常更新,没必要计算每一次的使用细节。但为避免空调因小故障造成使用问题,减少维修成本与维修期不能使用的困难,还是建议减少辅热功能的使用,以及在化霜时通过普通取暖器进行人工辅热,甚至双机使用。空调在压缩机模式下寿命是很长的。
至于外机化霜的加热,仍是通过四通阀交换内外机实现,部分寒冷地区也会增加外机除霜辅热,但不会采用PTC,因为PTC在低温下内阻极低,会因启动电流过大而炸毁。不过这个辅热,我们并不认同它也叫辅热,而是辅助化霜。
好的空调根本不需要电辅!三菱电机和三洋是制热先锋,技术最先进,国产品牌中华凌和格力是代表,当初美的收购华凌就是为空调制暖这方面。纯热泵制热是最节能,效率最高的,但是许多品牌由于技术受限,往往零下五度压缩机就不启动了,必须在室外机安装100瓦左右的电辅,帮助启动,即使这样制热效果仍然令人失望,之后以奥克斯为代表,室内机开始装电辅,并且逐渐把功率加大到上千瓦,空调制暖也就变成以电辅为主,热泵为辅了,和普通电热取暖器差不多了。
辅热就是电热,没啥技术含量,等效一个暖风机。空调制冷或制暖,使用的是热泵原理,简单说输入1倍电力,输出3倍冷或热力。而电热仅仅只有1:1效率,电辅热效率太低了。
回答问题前,先来说一下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工作原理
空调的运作,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热交换”,空调内机和外机循环,压缩机利用制冷剂将空气降温,所以室内机吹出冷风,室外机吹出热风。
而在制热模式下,空调的工作原理一样,但它的顺序却相反了:室内吹热风,室外吹冷风。
但是,这里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性能比较差的空调,当室外温度跟室内温度差不多,甚至比室内温度更低,空调的制热效果就会大幅度降低。
而为了弥补这一问题,有些空调在制热模式下,如果室内温差与设定温度相差超过2 ,就会自动开启电辅热功能。
电辅热是什么?
电辅热,其实就是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附近增加了一个半导体发热陶瓷——你可以把这个陶瓷理解成热得快、电暖气等等,总之就是把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的简单装置。
有了这个装置,风吹出来的时候就要先经过它的加热,从而增加制热效果——就像出热风的电吹风一样。
电辅热好不好?
要知道,很多日系品牌的冷暖空调都是没有电辅热功能的,因为它性能出色,制热效果好,根本不需要依靠这种陶瓷发热体,就能实现有效的制热。
而我们国内空调很多都是带有电辅热功能的,毕竟技术跟不上,只能用这种低成本的方法来提高制热能力。
原则上来说,带电辅热功能的空调,在性能上肯定不如不带电辅热功能的空调。
开启电辅热功能后的空调,耗电量会大大增加,这个陶瓷发热体的功率基本能达到每小时1000瓦以上。
但说到底,虽然电辅热费电,但我们冬天开空调制热,开电辅热功能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空调性能不够,只能依靠电辅热的帮助了。
空调是否开启电辅热最直观的区别感受就是交电费时候的心情了。很显然,空调开启电辅热之后就要支付高额的电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空调制热与电辅热的原理不同。
简单说来,冬季空调工作时,制冷剂在室内蒸发器(此时为冷凝器)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的制冷剂再经过室外机冷凝器(此时为蒸发器)气化成液体,吸收热量循环往复,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以1P空调为例,空调的制冷量约为2300W、制热量为2600W。而1P空调的输入功率为750W,耗电量为每小时0.75度电,也就是说空调的能效比相对比较高。电辅热的工作原理就要简单粗暴一些,通过PTC发热来加热空气,实际上类似于暖风机的工作原理。1P空调电辅热的功率大约1000W。也就是说,开启电辅热后,每小时要额外多用一度电。
一些国际大品牌的空调并不安装电辅热,制热效果同样不错。现在很多人误认为只有安装电辅热的空调才是好空调,这是及其错误的。除了少数严寒地区,大多数地区并不需要使用电辅热。
因为室外机在外面,当室外温度很低时,比如低于5度,则需要电辅热加热,否则会影响空调供热,严重影响空调制热。所以,在冷机情况下,是需要开电辅热的,以便提高空调供热效率。
开电辅热是要耗电的,但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反而相对省电。当主机运行温度上去以后,空调会自动关闭电辅热,所以不必担心多耗电。
有的。
1所谓单冷空调,就是只能制冷的空调,一般用字母KF表示; 2.所谓冷暖空调,就是既可以制冷又可以制热的空调,一般是用字母KFR表示(现在冷暖的空调都带电辅助加热) 3.所谓冷暖电辅,就是制热时有辅助电加热丝用字母KFRD---表示(有的用字母F表示) 空调带辅电功能的冬天制热效果要好一些,但耗电量也会大许多。冷暖电辅机就是在热泵机(器),制热是靠三位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流向)实现的。但制热量达不到额定制热量时加装了电加热系统(补充)。 具体还要看地理位置了,如果是在南方,冬季环境温度在零度以上的,就没有必要购买带辅电功能的,但如果冬季环境温度在零下,就应该购买带有辅电功能的才行,否则制热效果会很差。而北方地区冬季环境温度太低,在零下10度以下的,使用空调制热取暖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还很费电,建议采用其它取暖方式为宜。由于制热的时候空调的制热效果可能不好,所以就用电加热丝辅助其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