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视维修

等离子电视什么时候停产的-等离子电视是哪一年出的

等离子电视什么时候停产的-等离子电视是哪一年出的

工作原理对比:各有所长

液晶和等离子的诸多差别,根本上说是由于其工作原理的差别造成的。液晶电视是利用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差别的原理。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所以液晶会沿者沟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沟槽偏离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为扭转型,当玻璃基板没有加入电场时,光线透过偏光板跟着液晶做90度扭转,通过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显示白色(如图1左);当玻璃基板加入电场时,液晶分子产生配列变化,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空隙维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线被吸收无法透出,液晶面板显示黑色(如图1右)。液晶电视便是根据此电压的变化,使面板达到显示效果。形象点说,就好比是一个个小窗户,液晶分子就是一扇扇小窗扇,通过窗花的开关或开口的大小显示图像,而光源来自背面的灯管。

而等离子的发光原理和日光灯一样,是在真空玻璃即放电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气体,然后再利用施加电压的方式,使管内的气体产生放电,即等离子效应而释放出紫外线光,照射涂布在玻璃管管壁上的荧光粉,荧光粉就会被激发出可见光;只要涂布不同的荧光粉,就会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等离子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相当于一个小灯管。

屏幕尺寸PK:液晶能小不能大,等离子能大不能小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不是很恰当的,因为在屏幕的尺寸上,双方差别非常明显,液晶由于受制造工艺的限制,市场上主流的产品尺寸都不大,随着三星七代屏生产线的大规模提高产量,目前37和40英寸的才开始成为主流尺寸。而等离子,最小的尺寸就是42英寸的,现在市场上价格比较合适的都是这个尺寸的产品。

实际上,这个局面也很好的为两者进行了分工,如果在卧室、书房等面积比较小的场合,当然是尺寸比较小的液晶更受欢迎,而在客厅等位置,等离子的大画面更有优势。虽然目前液晶电视也有46、47英寸的产品上市,但是价格还比较高,对等离子还构不成威胁。而等离子可以做到50、60甚至65英寸的,两者还是相安无事。

分辨率PK:等离子要略逊液晶一畴

电视是用来看节目的,因此清晰度是最重要的。对于平板电视,考察清晰度的高低,就看分辨率的大小。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是,等离子虽然屏幕大,分辨率却不如液晶高,液晶屏幕小,但是像素可以做的更小,因此分辨率反倒高。对于液晶电视而言,26英寸的分辨率即可达到1366×768,而42英寸的等离子只有853×480的水平,最高的也只有1024×1024,不但和1366×768的像素数量相差很大,而且像素形状还是扁的,显示图像的时候,还不得不采用隔行显示的方式。如果等离子要做到1366×768,需要50英寸以上的尺寸。而目前最先进的液晶电视,如厦华的5款产品,37英寸的就可以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从分辨率和清晰度的角度看,等离子要略逊液晶一畴。

亮度PK:液晶效果稍好,等离子显示均匀

电视图像清不清晰,和亮度关系非常大,如果亮度不足,很多细节就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了。液晶的图像依靠的是液晶板背面的灯管透过液晶板形成图像,早些时候,亮度一直是困扰液晶电视的一个大问题,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液晶板的光通过率,但是这个是有极限的,提高的空间已不大。新型的液晶板已经普遍采用了多支灯管的技术,亮度有很大提高,在相同的参数下,液晶的明亮度效果要稍好一些。

由于液晶是背后透光,所以个别液晶电视存在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这个在购买的时候应注意,特别是在画面全黑或较暗的情况下要注意仔细观察是不是匀称。而等离子则没有这个问题。

对比度PK:等离子胜出

电视图像清不清晰,还同对比度关系密切,目前等离子电视的最高对比度已经可以达到10000∶1,而液晶彩电最高也只能达到800∶1。衡量电视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黑色的表现,越高级的电视机,所表现的黑色越黑越纯。在对黑色的表现上,等离子要超过液晶,而黑色好正是对比度高的体现。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夏普就认为等离子和液晶的对比度测试标准是不同的,等离子测试的是单个像素点灯泡的亮度,而液晶彩电由于像素点很小,测试的是整个屏幕的亮度。这样的数据是不能作为横向比较的。虽然夏普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实际观察会发现,等离子确实比液晶彩电更亮一些,对比度确实更高一些。

色彩数PK:等离子色彩数更高

由于等离子是自发,而液晶是透光式,像素自发光的色彩饱和度当然更好,所表现的色彩种类也要更丰富。液晶电视大多数都是1667万种颜色,少数可以达到10.7亿色,但是等离子1667万色和10.7亿色已经比较少见,86亿色也不出奇,最高的已经达到5490亿色。虽然过多的颜色已经超出人眼所能分辨的颜色数量,但是等离子颜色比液晶丰富则是毫无疑问的。

可视角度PK:势均力敌,都超过了170度

由于液晶是背发光,光线需要从每个像素的缝隙中透出来,缝隙限制了光线辐射的方向,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会有角度的限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可视角。而等离子是每个像素直接发光,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现在可视角普遍超过170度了,最高达到176度,基本可以全方位观看了,可以说两者打了个平手。

响应速度PK:液晶响应时间还要提高

由于液晶电视靠液晶板里的液晶的转动控制光线的通过,而液晶的转动需要一个反应时间,所以画面在表现运动状态的时候有滞后的现象,就是我们说的拖尾。液晶转动的滞后时间就是响应速度,以目前的技术,一般液晶电视都在16~25毫秒之间,最快的可以做到8毫秒。但是8毫秒仍不能完全克服拖尾现象,特别是大动作画面时,液晶还是能看出来的。而等离子是直接发光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耗电量PK:液晶功耗更小

耗电大小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等离子耗电量大,夏天甚至像烤炉的说法一直很盛行。但是新的技术应用,比如日立的1024×1024的屏幕,由于采用隔行发光显示的方法工作,不但降低了耗电量、发热量,还可延长使用寿命。最有趣的是松下和夏普在这个问题上的一场交锋,夏普曾将37英寸液晶电视与37英寸等离子电视进行比较,结果液晶电视的耗电量不到200W,而等离子电视则为300W左右。不过松下马上反驳道自己的新技术可以将能耗降低到液晶彩电的水平上。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液晶在工作的时候屏幕的温度要比等离子的低。

残影PK:液晶完胜等离子

等离子是每个像素直接发光,等离子的每个像素相当于一个小灯管,我们知道灯管亮时间长了,会发黑的,等离子如果长期播放一个固定的图像,会在屏幕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就是残影。例如,如果观看一频道太久,屏幕一角的台标就可能烙印在屏幕上,在观赏其它频道时仍看得到其残影。通常情况下,连续观看10~20小时就能造成看得见的残影,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而液晶则无此担忧。特别是现在的等离子都是16:9的屏幕,如果看普通有线节目时用4:3模式看,时间长了,就会在屏幕两侧留下两道痕迹。液晶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液晶电视一般不存在残影问题,所以在这一轮的比拼中,可以说液晶完全胜出。

使用寿命PK:液晶让人更加放心

平板电视动辄一万两万的,因此很多人最关心使用寿命。按目前最保守的说法,等离子的寿命也不低于4.5万小时,乐观的说法是6万小时,而液晶基本可以达到6万小时,这么看,即使每天看10个小时,看10多年也没问题,没有必要担心的。而且10多年后又出什么新型电视,谁也预测不到,说不定液晶等离子像今天的显像管电视一样,又被淘汰了。

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等离子的每一个像素就是一个小灯管,如果一个像素坏掉的话,将无法维修。液晶的损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坏点,液晶的每一个像素是一个液晶体的小开关,如果坏掉的话,将形成一个坏点,也是无法维修的。另一种是,背面的灯管亮度降低或坏掉,这样的话,换个灯管就可以。

(摘自百度知道)

07年的等离子电视有什么缺点?50寸的是多少钱?

等离子电视真正被淘汰的原因,其实牵扯到了一场巨大的商业阴谋。

最早是由日本的各大电器厂家牵头研发的等离子技术,因为等离子技术相比,普通的液晶技术及先进程度要高得多。不仅响应速度更快,色彩更加真实,而且还拥有液晶最大的短板,纯正的黑色。

当时的三星其实在技术方面是远远落后于日本5大电器厂家的,但是三星直接采取向5大厂家购买等离子面板进行销售的方法,让日本5大厂家对等离子的前景感到乐观。

正因为如此,日本5大电器厂家决定对等离子加大投资,在日本以及周边国家总计投资数千亿美元,建立等离子面板生产厂。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改善等离子技术的缺陷,比如烧屏,比如寿命短,再比如分辨率较低。在巨大资金的不断投入下,等离子技术趋于完善。

三星呢,则是斥巨资建了液晶面板生产线,同时为了迷惑日本5大厂家,也同样花了一些钱去建立了等离子面板生产线。

等到日本5大厂家大量的资金全部沉淀进去以后。三星突然向欧盟检举日本5大厂家对等离子面板进行垄断性控制。三星作为污点证人出庭。众所周知,欧洲对于垄断是非常严厉的。于是日本5大厂家不得不拿出大量的精力去应付欧盟的指控和审查。而等离子这边几乎没有什么进展,最终用时用时三年,一家公司的副总裁去欧洲坐牢,并且被处罚数百亿美元,才为这场官司落下了帷幕。

而三星在5大厂家疲于应付官司的同时,几乎是铺天盖地的开始,大量的在市场上推广关于液晶比等离子更先进的相应宣传推广。几乎是饱和式的广告攻击,让大量的消费者认为液晶是比等离子更先进的技术。更进一步的,大量扩产等离子液晶面板,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供应到国内市场。至此,消费者的印象被扭转,等日本人回过头来再一看,发现等离子基本上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市场。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数千亿的美元损失,直接让日本所有的电器厂家元气大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日本的厂家,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越来越衰弱的原因之一。

其他说什么技术原因呀什么的,那都是虚的。看过等离子电视的人,一般都不会太喜欢去看液晶,因为画面效果对比度什么的真的没办法比。而且等离子比液晶电视更加的保护眼睛,更加节省电力。等离子电视是点发光,只有画面全白的时候才是最耗电的。如果是画面全黑,几乎是没什么耗电量的。而液晶电视,它是由背光灯提供光源,最早是4面的灯管,现在基本上都改成LED导光板。

所以一项技术的先进与否,与他是否能够最终成为市场的胜利者,是不太相关的。

等离子电视被淘汰完全不是因为技术落后,我家2005年买了一台松下42英寸等离子电视,用到现在,没有出现烧屏,更没有因故障维修,期间亲戚家的液晶电视(比我买的晚)已经换过一台,说明等离子电视质量不是问题。而且看惯了等离子电视鲜艳、明亮、通透、自然的画面,再看液晶电视,感觉像看塑料画片,因此到现在也没换液晶电视,唯一中意的也就是OLED电视了。

我们先来看看相对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有哪些技术优点:

既然等离子技术比液晶先进许多,为何还被液晶打败,变成一种古董式的家电呢?

松下想独吞蛋糕,结果弄巧成拙

等离子显示技术最早由日本厂商开发,因此这一技术主要掌握在日企手里。单并不是所有的日企都掌握等离子的核心技术,其中松下储备的等离子技术最强,制造的等离子面板显示质量最为优秀,其次为日立、先锋、三星和LG,这些厂家可以制造等离子面板,但技术不及松下,最后为索尼、东芝、富士通等日企,自己不能生产等离子面板。

松下成为等离子领域的领军企业后,看到CRT电视面临淘汰,液晶、等离子电视有望崛起,由于等离子技术先进,有望一统电视江湖,于是想独吞蛋糕,拒绝向其他企业开放技术,共同做大市场,而且出售的等离子面板价格高昂,占了等离子电视成本的70%——80%,导致一台42英寸的标清等离子电视在2005年零售价高达1.8万元。

索尼、东芝、富士通等没有面板的企业于是转而投奔成本更为低廉的液晶,日立、先锋、三星和LG等等离子面板企业无法忍受松下的贪婪和短视,也纷纷关闭/变卖等离子生产线(长虹就曾购得等离子生产线,最后全部亏掉),转投液晶阵营。

国产电视厂商不愿在面板上受制于松下,也逐渐停止推出等离子电视,将发展重点转向液晶。

随着液晶阵营的强大,面板产量提升,成本下降,液晶很快通过降价占领等离子的地盘,同时通过技术改进,缩小与等离子的差距。到2015年,等离子出货量大幅萎缩,松下弄巧成拙,随后也不得不关闭等离子生产线,转投液晶阵营。

就这样,一种本来有可能在市场流行的先进显示技术,由于拥有核心技术厂家的贪婪,最终被落后的技术淘汰。

我发现所有的人都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更好。一提到等离子,都说自家等离子电视是XX年花了XX钱买的,很自豪很有优越感,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矫情。

凡是说等离子好的,不外乎自发光,显示色彩更自然,动态对比度好,没有拖影,末了还要加上一句,放在一起看就能看出等离子的好。你们自己也说了,要放在一起比较,这说明差距并不是很大,至少不会大到每个人都会斤斤计较,要知道在当时去逛商场买电视机的人,面对摆在一起的两种电视机,分辨不了液晶和等离子的大有人在。

以上你们所谓的等离子相对于液晶的这些优点,更原始的CRT显示器也具备,不计体积重量和成本,在你们所谓的优点上,CRT完全能做得比等离子更好,但是很不幸,CRT更早被淘汰。由于CRT是内部是真空负压的,要做到大尺寸就需要很厚的玻璃,很高的电压,使得体积和重量以及能耗让人无法接受。29吋的CRT一个人搬上楼很吃力,50吋的等离子一个人搬上楼基本不太可能,60吋的液晶,我一个人搬上楼难度不会大于29吋的CRT。

以上充分说明了相对于你们说的这些微不足道优点,能一眼感知到的体积重量和能耗才是最重要的,等离子被液晶淘汰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技术升级潜力耗尽,被淘汰是必然趋势。

我是08年选购一台50寸松下等离子全高清电视机,10000不到点,动态清晰度达1000线以上上,色彩自然,自如显示纯黑画面,动态画面不会有普通液晶电视特有的拖影情况。功耗是动态的,总体没比之前的一台液晶电视高多少。残影(所谓的烧屏,但决不是不明真相者认为的屏幕烧坏,烧机器)有,但这是关机状态才能分辨出来,正常观影阶段无任何影响。不说大话,至今观看效果如初,因此,想换一台oled液晶电视的机会都没有,哈哈。之前06年12000买个37寸液晶电视,效果远不如这台等离子。

等离子退出市场,是因为象我这样的懂行的人太少,人云亦云的人太多。下面是现在屏摄(被压缩没办法)以及我10年发的贴

我来回答。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我先说结论,有空再看下面。液晶累眼,对眼睛损伤很大,尤其是LED光源的,看时间长了眼睛干涩,等离子可以说非常绿色环保!下面说原因,液晶之所以受欢迎,有以下几点,一是色彩艳丽,二是亮度高,三是更轻薄,四是所谓省电,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等离子电视之所以不被欢迎,是在商场中同液晶对比的结果,谁都喜欢画面更漂亮还省电的不是,可事实并非如此,液晶电视画面永远是高清慢动画面,因为高速画面它来不及反应,反而模糊,而且,动态色彩也并不好,俗话说就是色彩表现太硬,不柔和。例如白色,液晶虽然很白,但细微之处很难表现,远不如暗一些的等离子,即使调底亮度也不行。至费电也是不准确的,液晶是背光,开机以后耗电几乎只和音量有关,而等离子和显示画面音量有关,画面越亮耗电越大,平均下来相同尺寸耗电差不多少。很可惜,等离子很难买了,原来也只有长虹做,现在不知道还生产吗。

等离子电视被淘汰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体重笨重,以50寸电视为例,重量超过八十斤,占地大,一般体力人移动非常费力。

二,耗电量大,50寸功耗达300多瓦,现在200多寸投影仪才40多瓦。

三,等离子在播放时有拖影残留,特别是待机时明显,如果待机时间过长,还容易产生烧屏!

四,也是最主要一个原因,当时国内只有长虹押宝等离子,当时虽然技术领先,由于受日本松下技术限制,没有在彩电企业大家跟进研发,没有后续换代更新,被同行液晶彩电反超。

综上原因等离子彩电慢慢从市场消失淘汰。

主要是太贵。

我在家电厂家干了八年。当年等离子出世时,直接断了背投的生路。

但很可惜的是,它生不逢时,跟液晶一起面世。

其实当年的等离子和液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等离子的工作方式跟显像管类似,简单解释的话,可以理解为超薄型显像管电视机。那时的液晶因为技术原因,无论从颜色饱和度和亮度,尤其是亮度,根本无法匹敌显像管,更别提等离子。

但价格确实相差十分的大。我记得当年的一台等离子要卖两万多,而同样大小的液晶只需要五千多块。至于背投电视,因为亮度原因,直接被淘汰。

背投最大问题是发热,经常在屏幕上直接烤出电视台台标,我们售后不知道接了多少这种投诉哦。不过那没办法,背投的特点就是这个,里面一大堆大灯泡烤着呢,估计羊肉都可以烤熟。

个人觉得如果不是液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弥补,等离子可能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随着液晶亮度和颜色饱和度的不断完善,等离子直接断气,毕竟,两者外观太相似,外行根本搞不懂区别。那时液晶坏点很多,这也是我们在销售等离子时候重点列举的地方,毕竟卖一台等离子,提成可以直接拿两千……不过一般一年最多能卖四五台 毕竟那时一两万不是小数,很多人要攒几年才行。

其实等离子电视真正没有被推广开,慢慢的淡出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有二大点!

第一,等离子技术是在CRT显示后期发明的,真正的制定生产的标准和核心技术,只掌握在两个公司手中,那就是松下和先锋这两家公司手中,其他公司因为专利问题所带来的技术壁垒,无法开发生产。因为等离子具有在当时来说,高清晰度,高对比度,色彩鲜艳,还原度高,响应快,无图像残留,等优点,是非常理想的显示器件,由于专利和技术封锁原因,其他公司无法生产,导致等离子靣板的供货出现了,价格居高不下,而且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的现象。

第二,就是因为上个原因,因为市场是个大蛋糕,谁都不想放弃,其他厂商无法拿到等离子屏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厂商)只能另辟蹊径,寻找突破点,转向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因为当时技术原因,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响应速度,远不及等离子,而且在快速变换画面,残像严重,成品率低,只有一个是比等离子省电,二是面板价格比等离子便宜,能生产的厂家多,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壁垒,所以厂家蜂拥而上开始抢夺市场。

还有个第三方的原因就是市场上厂家要抢市场,再对等离子和液晶的宣传时,故意放大液晶的优点,把等离子说的一无是处,消费者哪里懂这些技术性的东西,销售说什么好就听什么的,慢慢就舆论导向液晶了,先入为主,说液晶好,等离子不好,宣传导向,买等离子的少了,慢慢推广不开淡出市场了!先写到这里!

液晶电视也快要淘汰了,不久的将来就是激光电视的天下,现在需要突破的是投射比,亮度,价格的问题。但现在投射比例已经趋于成熟,离墙50厘米可投射100寸屏幕,如果能突破至离墙30厘米投射100寸,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激光电视流明1500左右,如果突破到2000以上做到白天不拉窗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最后是价格,上述性能激光电视价格能降到6000元左右的话,激光电视将会疯魔全国。本人现在使用中低档传统投影仪来看电视,实话说,白天拉窗帘,亮度色彩属可接受范围,夜间媲美电视院。

等离子电视真正被淘汰的原因,其实牵扯到了一场巨大的商业阴谋。

最早是由日本的各大电器厂家牵头及数亿 娱乐 研发的等离子技术,因为等离子技术相比,普通的液晶技术及先进程度要高得多。不仅响应速度更快,色彩更加真实,而且还拥有液晶最大的短板,纯正的黑色。

当时的三星其实在技术方面是远远落后于日本5大电器厂家的,但是三星直接采取向5大厂家购买等离子面板进行销售的方法,让日本5大厂家对等离子的前景感到乐观。

正因为如此,日本5大电器厂家决定对等离子加大投资,在日本以及周边国家总计投资数千亿美元,建立等离子面板生产厂。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改善等离子技术的缺陷,比如烧屏,比如寿命短,再比如分辨率较低。在巨大资金的不断投入下,等离子技术趋于完善。

三星呢,则是斥巨资建了液晶面板生产线,同时为了迷惑日本5大厂家,也同样花了一些钱去建立了等离子面板生产线。

等到日本5大厂家大量的资金全部沉淀进去以后。三星突然向欧盟检举日本5大厂家对等离子面板进行垄断性控制。三星作为污点证人出庭。众所周知,欧洲对于垄断是非常严厉的。于是日本5大厂家不得不拿出大量的精力去应付欧盟的指控和审查。而等离子这边几乎没有什么进展,最终用时用时三年,一家公司的副总裁去欧洲坐牢,并且被处罚数百亿美元,才为这场官司落下了帷幕。

而三星在5大厂家疲于应付官司的同时,几乎是铺天盖地的开始,大量的在市场上推广关于液晶比等离子更先进的相应宣传推广。几乎是饱和式的广告攻击,让大量的消费者认为液晶是比等离子更先进的技术。更进一步的,大量扩产等离子液晶面板,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供应到国内市场。至此,消费者的印象被扭转,等日本人回过头来再一看,发现等离子基本上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市场。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数千亿的美元损失,直接让日本所有的电器厂家元气大伤。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日本的厂家,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越来越衰弱的原因之一。

其他说什么技术原因呀什么的,那都是虚的。看过等离子电视的人,一般都不会太喜欢去看液晶,因为画面效果对比度什么的真的没办法比。而且等离子比液晶电视更加的保护眼睛,更加节省电力。等离子电视是点发光,只有画面全白的时候才是最耗电的。如果是画面全黑,几乎是没什么耗电量的。而液晶电视,它是由背光灯提供光源,最早是4面的灯管,现在基本上都改成LED导光板 。

所以一项技术的先进与否,与他是否能够最终成为市场的胜利者,是不太相关的。

其实等离子电视真正没有被推广开,慢慢的淡出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有二大点!

第一,等离子技术是在CRT显示后期发明的,真正的制定生产的标准和核心技术,只掌握在两个公司手中,那就是松下和先锋这两家公司手中,其他公司因为专利问题所带来的技术壁垒,无法开发生产。因为等离子具有在当时来说,高清晰度,高对比度,色彩鲜艳,还原度高,响应快,无图像残留,等优点,是非常理想的显示器件,由于专利和技术封锁原因,其他公司无法生产,导致等离子靣板的供货出现了,价格居高不下,而且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的现象。

第二,就是因为上个原因,因为市场是个大蛋糕,谁都不想放弃,其他厂商无法拿到等离子屏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厂商)只能另辟蹊径,寻找突破点,转向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因为当时技术原因,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响应速度,远不及等离子,而且在快速变换画面,残像严重,成品率低,只有一个是比等离子省电,二是面板价格比等离子便宜,能生产的厂家多,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壁垒,所以厂家蜂拥而上开始抢夺市场。

还有个第三方的原因就是市场上厂家要抢市场,再对等离子和液晶的宣传时,故意放大液晶的优点,把等离子说的一无是处,消费者哪里懂这些技术性的东西,销售说什么好就听什么的,慢慢就舆论导向液晶了,先入为主,说液晶好,等离子不好,宣传导向,买等离子的少了,慢慢推广不开淡出市场了!先写到这里!

我是08年选购一台50寸松下等离子全高清电视机,10000不到点,动态清晰度达1000线以上上,色彩自然,自如显示纯黑画面,动态画面不会有普通液晶电视特有的拖影情况。功耗是动态的,总体没比之前的一台液晶电视高多少。残影(所谓的烧屏,但决不是不明真相者认为的屏幕烧坏,烧机器)有,但这是关机状态才能分辨出来,正常观影阶段无任何影响。不说大话,至今观看效果如初,因此,想换一台oled液晶电视的机会都没有,哈哈。之前06年12000买个37寸液晶电视,效果远不如这台等离子。

等离子退出市场,是因为象我这样的懂行的人太少,人云亦云的人太多。下面是屏摄

我来回答。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我先说结论,有空再看下面。液晶累眼,对眼睛损伤很大,尤其是LED光源的,看时间长了眼睛干涩,等离子可以说非常绿色环保!下面说原因,液晶之所以受欢迎,有以下几点,一是色彩艳丽,二是亮度高,三是更轻薄,四是所谓省电,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等离子电视之所以不被欢迎,是在商场中同液晶对比的结果,谁都喜欢画面更漂亮还省电的不是,可事实并非如此,液晶电视画面永远是高清慢动画面,因为高速画面它来不及反应,反而模糊,而且,动态色彩也并不好,俗话说就是色彩表现太硬,不柔和。例如白色,液晶虽然很白,但细微之处很难表现,远不如暗一些的等离子,即使调底亮度也不行。至费电也是不准确的,液晶是背光,开机以后耗电几乎只和音量有关,而等离子和显示画面音量有关,画面越亮耗电越大,平均下来相同尺寸耗电差不多少。很可惜,等离子很难买了,原来也只有长虹做,现在不知道还生产吗。

等离子电视和现在的OLED电视一样,都是自发光技术,有着比靠背光显示的液晶电视好得多的效果。但究其没落,有下面几个原因:一,等离子电视功耗大大高于液晶电视,同尺寸的相比功耗大二到三倍,节能性能不佳。二,分辨率受制作工艺限制,不能在性价比的情况下提高,等离子一般也只能做到1920x1080的分辨率,而液晶4K已普及,8K也已出来。三,等离子电路复杂,一般等离子电视除液晶电视主扳电源板背光板外(现在液晶电视这些板都集成为一块板,俗称三合一板,体积小份量轻),还有Y板Z板上屏板,林林总总七八块板,成本大幅上升,而且等离子电视由于是高压激发萤光粉发光,故障率也高。四,等离子屏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而现在的液晶屏工艺成熟,成品率相当高,产品量大,成本大幅降低,国内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显示屏大厂,产品已占世界第二,55吋以上大屏价格持续走低,所以市面上不到2000元就可以购到55吋4K智能电视了。

以上种种原因,尽管等离子技术显示不错,但还是淘汰了。当然,当前OLED显示技术,结合了液晶等离子技术,又摒弃了二者的缺点,成了当前的“网红”。

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尺寸与价格、产品介绍

07年的产品在上半年有50PV60C,到了下半年有50PV70C和50PZ700C两个型号,PV系列的是1366*768的分辨率,PZ系列的是1920*1080的分辨率,价格50PV70C大约15000左右,50PZ700C价格21000左右.

缺点可能比液晶的少的多,但是如果非要说出一二,那就是能耗的问题,至于楼上的说的烧屏现象,在松下的PDP上并不明显,更不用两三小时换频道,我家自用42PV70C一点都没有这种现象,每天从5点半到晚12点半几乎都在用,十一到现在使用情况非常好.

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有什么区别?

松下是国人知名的一个品牌,它涉及的领域很广,比如灯光、照相机、电线、美容电器、吹风机、平板电脑、电视机、dvd等各种各样的的产品。不同的松下产品给予人们不同的运用,为生活带来方便。电视机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电视机分为等离子、液晶和led。这三种类型的电视机松下都有生产,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尺寸和价格。

  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尺寸

等离子屏幕对角线的长度,一般用英寸(1英寸=2.54cm)来表示,等离子产品在30~70英寸之间,基于CRT无法突破显示大尺寸的障碍,LCD做到大尺寸价格将会非常昂贵,目前等离子可以轻易地做到更大的尺寸和很薄机身,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在30英寸~70英寸之间,等离子显示器有着明显的优势,并将主导大屏幕显示器的发展趋势。松下65寸等离子,图像宽度为1438MM,图像高度为801MM。

  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价格(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松下等离子电视?TH-P65VT60C?29999元

松下等离子电视?TH-P65VT50C?34999元

松下等离子电视?TH-P65VT30C?33000元

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哪款好?

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TH-P65VT50C,2999元。

巨大的屏幕让摆放在客厅中的电视机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简约的外观设计更加彰显出了一种低调的奢华之美,既可以作为壁挂式电视机,也可以作为台式电视机,随心所欲,让我们的生活具有十足的自由选择性。

在传统电视机面板的设计上进行了改进,这样的设计较传统面板显得更为明亮,加入了全新的驱动系统,比传统的面板提高了大约1.5倍亮度,为我们展现出了完美的视觉效果。

在滤光层的设计上,明亮区域对比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清晰、锐丽的图像,同时,全新的预备放点控制,让我们在颜色的渐变上有了更加进一步的升级和改善,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完美的图像体验。

电视机屏幕设计中将独特的荧光粉和新驱动技术相结合了起来,让我们的画面显得更加的快速,更加的清晰,完美的实现了清晰、不模糊的快速运动画面,整体的画质也更加平滑顺畅。

  松下电视与夏普哪个好?

夏普虽然是被称为液晶之之父,但做电视机的实力远远不及索尼和松下!松下以前不做液晶电视,现在停止等离子转做液晶电视,画质虽不能与索尼相比,但质量是超一流的。夏普的质量远不及索尼和松下,返修率远比索尼和松下高,画质也不能与索尼相比。如果要在夏普和松下之间选择,还是选松下。不过,我建议买画质和质量都比夏普好的索尼液晶电视。

前几年统计,全球平板电视的销量依次是: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目前低质低价的国产货TCL听说已居第三,)在日本和全球,索尼和松下都比夏普出名,销量都比夏普大。但国人目光短浅,被液晶之父遮住双眼,夏普的销量居然比索尼、松下还大,夏普就是靠中国取得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的。

  电视机的品牌排行榜?

SAMSUNG三星(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始于1938年韩国,500强企业,全球企业集团,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的大型跨国公司,三星集团)

SONY索尼(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始于1946年日本,日本代表性企业,电子3C/游戏/金融/娱乐领域的巨擘,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索尼公司)

创维Skyworth(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始于1988年,国内彩电领先品牌,以研发制造消费类电子电器为主要产业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乐视Letv(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视频和手机电视服务实力提供商,建立"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海信Hisense(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始于1969年,国内大型白电产品制造企业,涉足家电/通讯/信息/房地产等领域的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海信集团)

TCL(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981年,广东省著名商标,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带领全球彩电业进入双核时代,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HARP夏普(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始于1912年,日本电子巨头,全球液晶显像领域品牌,被冠以"液晶之父",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长虹Changhong(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创始于1958年,国内彩电品牌,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康佳KONKA(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980年,国产彩电行业零售巨头,上市公司,中外合资电子企业,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酷开Coocaa(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早期的家庭互联网TV,专注电视产品新形态以及电视平台内容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尺寸和价格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解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尺寸后再看家里客厅能否摆放。实际上松下65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并不算很贵,跟同等尺寸的液晶电视机相比,等离子的电视的价格会便宜一些。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相比有各自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缺点,在购买电视机的时候消费者要选择等离子电视还是液晶电视,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考虑。

以上就是有关松下65寸等离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和历史

等离子和液晶电视都是平板电视目前的主要产品,由于其显示部分的使用材料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严格的来讲两者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工作原理对比:各有所长 液晶和等离子的诸多差别,根本上说是由于其工作原理的差别造成的。液晶电视是利用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差别的原理。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所以液晶会沿者沟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沟槽偏离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为扭转型,当玻璃基板没有加入电场时,光线透过偏光板跟着液晶做90度扭转,通过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显示白色(如图1左);当玻璃基板加入电场时,液晶分子产生配列变化,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空隙维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线被吸收无法透出,液晶面板显示黑色(如图1右)。液晶电视便是根据此电压的变化,使面板达到显示效果。形象点说,就好比是一个个小窗户,液晶分子就是一扇扇小窗扇,通过窗花的开关或开口的大小显示图像,而光源来自背面的灯管。 而等离子的发光原理和日光灯一样,是在真空玻璃即放电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气体,然后再利用施加电压的方式,使管内的气体产生放电,即等离子效应而释放出紫外线光,照射涂布在玻璃管管壁上的荧光粉,荧光粉就会被激发出可见光;只要涂布不同的荧光粉,就会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等离子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相当于一个小灯管。 屏幕尺寸PK:液晶能小不能大,等离子能大不能小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不是很恰当的,因为在屏幕的尺寸上,双方差别非常明显,液晶由于受制造工艺的限制,市场上主流的产品尺寸都不大,随着三星七代屏生产线的大规模提高产量,目前37和40英寸的才开始成为主流尺寸。而等离子,最小的尺寸就是42英寸的,现在市场上价格比较合适的都是这个尺寸的产品。 实际上,这个局面也很好的为两者进行了分工,如果在卧室、书房等面积比较小的场合,当然是尺寸比较小的液晶更受欢迎,而在客厅等位置,等离子的大画面更有优势。虽然目前液晶电视也有46、47英寸的产品上市,但是价格还比较高,对等离子还构不成威胁。而等离子可以做到50、60甚至65英寸的,两者还是相安无事。 分辨率PK:等离子要略逊液晶一畴 电视是用来看节目的,因此清晰度是最重要的。对于平板电视,考察清晰度的高低,就看分辨率的大小。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是,等离子虽然屏幕大,分辨率却不如液晶高,液晶屏幕小,但是像素可以做的更小,因此分辨率反倒高。对于液晶电视而言,26英寸的分辨率即可达到1366×768,而42英寸的等离子只有853×480的水平,最高的也只有1024×1024,不但和1366×768的像素数量相差很大,而且像素形状还是扁的,显示图像的时候,还不得不采用隔行显示的方式。如果等离子要做到1366×768,需要50英寸以上的尺寸。而目前最先进的液晶电视,如厦华的5款产品,37英寸的就可以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从分辨率和清晰度的角度看,等离子要略逊液晶一畴。 亮度PK:液晶效果稍好,等离子显示均匀 电视图像清不清晰,和亮度关系非常大,如果亮度不足,很多细节就黑乎乎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了。液晶的图像依靠的是液晶板背面的灯管透过液晶板形成图像,早些时候,亮度一直是困扰液晶电视的一个大问题,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液晶板的光通过率,但是这个是有极限的,提高的空间已不大。新型的液晶板已经普遍采用了多支灯管的技术,亮度有很大提高,在相同的参数下,液晶的明亮度效果要稍好一些。 由于液晶是背后透光,所以个别液晶电视存在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这个在购买的时候应注意,特别是在画面全黑或较暗的情况下要注意仔细观察是不是匀称。而等离子则没有这个问题。 对比度PK:等离子胜出 电视图像清不清晰,还同对比度关系密切,目前等离子电视的最高对比度已经可以达到10000∶1,而液晶彩电最高也只能达到800∶1。衡量电视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黑色的表现,越高级的电视机,所表现的黑色越黑越纯。在对黑色的表现上,等离子要超过液晶,而黑色好正是对比度高的体现。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夏普就认为等离子和液晶的对比度测试标准是不同的,等离子测试的是单个像素点灯泡的亮度,而液晶彩电由于像素点很小,测试的是整个屏幕的亮度。这样的数据是不能作为横向比较的。虽然夏普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实际观察会发现,等离子确实比液晶彩电更亮一些,对比度确实更高一些。 色彩数PK:等离子色彩数更高 由于等离子是自发,而液晶是透光式,像素自发光的色彩饱和度当然更好,所表现的色彩种类也要更丰富。液晶电视大多数都是1667万种颜色,少数可以达到10.7亿色,但是等离子1667万色和10.7亿色已经比较少见,86亿色也不出奇,最高的已经达到5490亿色。虽然过多的颜色已经超出人眼所能分辨的颜色数量,但是等离子颜色比液晶丰富则是毫无疑问的。 可视角度PK:势均力敌,都超过了170度 由于液晶是背发光,光线需要从每个像素的缝隙中透出来,缝隙限制了光线辐射的方向,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会有角度的限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可视角。而等离子是每个像素直接发光,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现在可视角普遍超过170度了,最高达到176度,基本可以全方位观看了,可以说两者打了个平手。 响应速度PK:液晶响应时间还要提高 由于液晶电视靠液晶板里的液晶的转动控制光线的通过,而液晶的转动需要一个反应时间,所以画面在表现运动状态的时候有滞后的现象,就是我们说的拖尾。液晶转动的滞后时间就是响应速度,以目前的技术,一般液晶电视都在16~25毫秒之间,最快的可以做到8毫秒。但是8毫秒仍不能完全克服拖尾现象,特别是大动作画面时,液晶还是能看出来的。而等离子是直接发光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耗电量PK:液晶功耗更小 耗电大小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等离子耗电量大,夏天甚至像烤炉的说法一直很盛行。但是新的技术应用,比如日立的1024×1024的屏幕,由于采用隔行发光显示的方法工作,不但降低了耗电量、发热量,还可延长使用寿命。最有趣的是松下和夏普在这个问题上的一场交锋,夏普曾将37英寸液晶电视与37英寸等离子电视进行比较,结果液晶电视的耗电量不到200W,而等离子电视则为300W左右。不过松下马上反驳道自己的新技术可以将能耗降低到液晶彩电的水平上。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液晶在工作的时候屏幕的温度要比等离子的低。 残影PK:液晶完胜等离子 等离子是每个像素直接发光,等离子的每个像素相当于一个小灯管,我们知道灯管亮时间长了,会发黑的,等离子如果长期播放一个固定的图像,会在屏幕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就是残影。例如,如果观看一频道太久,屏幕一角的台标就可能烙印在屏幕上,在观赏其它频道时仍看得到其残影。通常情况下,连续观看10~20小时就能造成看得见的残影,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法。而液晶则无此担忧。特别是现在的等离子都是16:9的屏幕,如果看普通有线节目时用4:3模式看,时间长了,就会在屏幕两侧留下两道痕迹。液晶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液晶电视一般不存在残影问题,所以在这一轮的比拼中,可以说液晶完全胜出。 使用寿命PK:液晶让人更加放心 平板电视动辄一万两万的,因此很多人最关心使用寿命。按目前最保守的说法,等离子的寿命也不低于4.5万小时,乐观的说法是6万小时,而液晶基本可以达到6万小时,这么看,即使每天看10个小时,看10多年也没问题,没有必要担心的。而且10多年后又出什么新型电视,谁也预测不到,说不定液晶等离子像今天的显像管电视一样,又被淘汰了。 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等离子的每一个像素就是一个小灯管,如果一个像素坏掉的话,将无法维修。液晶的损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坏点,液晶的每一个像素是一个液晶体的小开关,如果坏掉的话,将形成一个坏点,也是无法维修的。另一种是,背面的灯管亮度降低或坏掉,这样的话,换个灯管就可以。 在这里说句话 鄙视现在说硬屏好的枪手 人家不管问什么问题 你都是回答 硬屏有多好

2004年出厂的厦华42寸英寸等离子电视在2007年的价位是多少

1924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机械电视。其工作原理只能用机械扫描摄取图像,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因此第一台电视其实算不上电子产品。

1933年,兹沃里金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发明了现代电视机的雏形-电子电视。

1958年,天津无线电子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取名“北京”,被人誉为:“华夏第一屏”。同一年,电视台开始试播。

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也在天津诞生。当时的天津可以说是技术人员的集结地。而世界上第一台彩电是美国无线电公司的CT-100。12英寸屏幕,时间为1954年,比中国早16年。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使用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8年,中国成功发射同步卫星。两年后,该卫星转播了亚洲卫星一号发射实况,从这一刻起拉开了中国的序幕。

1990年 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随后显示技术由彩色电视发展成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

2008年,现代在日本首次展出消费级3D电视,46寸的E465S,需要带眼镜观看3D效果。

2013年5月,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成功研制4K裸眼商用3D电视,可实现2D和3D之间的自由切换。

扩展资料:

从电视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显示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展至今,液晶电视占据了大部分的消费市场,裸眼3D显示还处于发展的阶段。

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不断促进裸眼3D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裸眼3D显示的商业应用无论其规模还是深度都将得到巨大的发展,并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视机

什么是等离子电视机

厦华42寸等离子电视是什么价位

有问必答 > 问题详情7年以前

3个回答

大大大峻

0

回复2015-10-08 21:17

厦华42寸等离子电视价格从4000~20000都有的,质量还不错,大众口碑比较好,属于一线品牌!以下给你介绍几款性能比较好的,具体如下:

1、厦华等离子电视机 PS43E490B2R

参考价:?4100

2、厦华超大等离子电视 PS60E530A6RXXZ

参考价:?8500

3、厦华智能感应等离子电视 50PA450C-TA

参考价:?4380

4、厦华PDTV50818U等离子电视

参考价:?8100

5、厦华等离子电视 50PJ350C

参考价:?5500

6、厦华3DTV6等离子电视

参考价:?23900

7、厦华3DKKTU001 等离子电视

参考价:?5699

8、厦华PT6350FT等离子电视

参考价:?32000

三星等离子电视51寸pa51h4000aj什么时候出的

等离子电视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中文叫等离子电视,它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与CRT显像管显示器相比,具有分辨率高,屏幕大,超薄,色彩丰富、鲜艳的特点。与LCD相比,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颜色鲜艳和接口丰富等特点。

等离子体显示器技术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电极与气体直接接触的直流型PDP和电极上覆盖介质层的交流型PDP两大类。研究开发的彩色PDP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单基板式(又称表面放电式)交流PDP、双式(又称对向放电式)交流PDP和脉冲存储直流PDP。

特点

多年来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 。”其原因在于等离子电视除了在动态清晰度方面表现优异,在视觉舒适度、色彩还原度、对比度、可视角度等方面的性能也较好。

等离子电视的画面表现在业内一直获得高度认可。等离子电视的面板利用气体放电原理,依靠R、G、B三原色荧光粉发光,每一个像素都是一个主动发光单元,在发光单元内部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最终显示出正确的色彩。这种结构让等离子面板的色彩相对液晶拥有先天优势。等离子电视色彩是以数以亿计来计算的,而液晶电视大多是千万级,不在一个档次上。

等离子(PDP)电视与传统的CRT电视机相比,PDP电视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大而薄”,其他的特点还表现在:

薄而轻的结构

由于PDP显示模块配身具有薄而轻的特点,决定了显示屏在总体上相应的结构特征,同时显示尺寸的增大也不需要相应地增大屏体的厚度。

宽视

PDP可以做到和CRT同样宽的视角,上下左右大于160度。而液晶(LCD)在水平方向视角一般为120度左,垂直方向则更少。

防电磁干扰

由于显示原理的差别,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如马达、扬声器等,对PDP的图像几乎没有影响。相比之下,CRT受电磁场的干扰要明显得多。

图像无扭曲

PDP的RGB栅格在平面上呈均匀分布,而在纯平CRT中内表面非平的,会造成典型的枕形失真。并且当画面的局部亮度不均匀时,CRT往往还会产生相应的图像扭曲失真,而PDP就没有这种现象。会聚和聚焦

等离子电视机属于高新尖端的电子产品,对许多顾客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许多人在使用时都因不了解其原理而小心翼翼的,从而不能完全享受到等离子电视机所带来的享受。其实等离子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普通电视机的两倍左右。如果一台普通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10年,那么等离子就可使用20年左右,并且等离子电视在显示、色彩、外观等许多方面都优于普通电视机。

在使用当中,与使用普通电视一样就可以了,一般不用特别注意什么(除非说明书上有注明的),因为等离子电视机的镜面有一层特殊涂料,平时清洁时不要用水或化学溶液来擦拭镜面,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即可,尽量避免其他物质对镜面的损坏。

缺点

因为采用R,G,B荧光粉自发光 ,又以固定像素寻址方式显示图像,长时间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的静止图像时,容易产生残留影像,甚至产生灼伤屏幕现象。所以观看电视时,在不影响正常收看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电视机亮度和对比度。等离子(PDP)和液晶(LCD、LED)电视机的比较等离子和液晶都是当代电视机的主流技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两种平板电视都各有优缺点,等离子彩电具有图像无闪烁、厚度薄、重量轻、色彩鲜艳、图像逼真等特点,而且在屏幕大型化方面相对容易。缺点是相对LED电视稍重。

液晶电视机也具有图像无闪烁、厚度薄、重量轻等特点,且液晶屏已被广泛应用于PC领域,但在大屏幕化方面液晶技术落后于等离子,大屏幕LED电视成本较高,观看易受视角影响。

来自百度百科

中国的电视机是从哪年开始制造的

尊敬的三星用户您好:

三星等离子电视pa51h4000aj上市时间为2014年4月1日。

三星企业知道,为您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用心解答您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满意评价。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

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

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

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

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

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

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

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

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

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

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

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